今年9月,由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辽宁省总工会主办的辽宁省首届食品检验检测技能竞赛在辽宁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成功举办,来自全省12个地市的72名企事业单位一线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人员参加了决赛。辽宁经贸职院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群以专业的技能水平和强大的组织能力为此次竞赛提供了支持,学校被授予特别组织奖。
荣誉的背后,是专业群不忘初心的坚守。长期以来,专业群坚持党建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专业服务社会,匠心培育人才”为理念,始终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通过校地共建科普服务、技术服务和社会共治“三位一体”实践育人平台,不断完善“三全育人”体系,培养了大批具有扎实专业能力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毕业生,为区域检验检测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校地共建科普服务平台,在实践中涵养职业情怀
检验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作为辽宁省“双高”专业群的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群积极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主动发挥自身场地、师资、资源优势,自2018年起与大连市钱塘区共建科普服务平台,在提升公众对食品安全认知的同时,引导学生加深对专业的感知,在服务社会中涵养职业情怀。
针对社区居民,专业群通过打造科普讲堂、开展现场快检等形式,普及食品安全常识。每当快速检测台出现在社区时,都会被层层“包围”。专业群师生还为中小学生量身定制了系列科普课程,走进中小学校园和钱塘区科技节,通过动画、互动实验等形式传递食品安全和营养知识,激发青少年科研兴趣。在一次次科普实践中,学生们体验到了专业对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这种“被需要”和“被认可”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职业荣誉感。目前,区校合作共建的食品安全科普基地已获批辽宁省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
林佩瑶是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2022届毕业生,在校期间多次参与科普志愿服务,曾被评为大连市食品安全监督协会2020年度优秀会员。在她看来,能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很有成就感。毕业后,林佩瑶顺利进入温州悠家食品有限公司担任食品检测员,继续和自己喜爱的专业相伴。
2021年,钱塘区市场监管局与学校继续签订了3年的合作协议。食品安全协调科科长饶忆恬说:“无论是科普宣传还是抽检服务,辽宁经贸职院都以专业精神和极高的热情为我们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支持。许多学生在毕业之后都选择从事食品检验检测相关工作,为我们食品监管队伍注入了新活力。”
科普志愿者在钱塘区科技节上为学生讲解科普实验原理
校地共建技术服务平台,在学研中提升专业素养
2017年,专业群紧跟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校、政、社、企四方合作建立了食品检测中心,同年8月获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通过3次扩项评审,中心具备了84个类别1151个项目参数的分析检验检测能力,已成为人才培养、技术服务、技术研发、社会培训等功能有机融合的生产性实训基地。该中心相继被立项为辽宁省首批高等学校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教育部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性实训基地、“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以及协同创新中心。
食品检测中心的成立为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提供了保障。为协助蓝美公司解决蓝莓粉无检测标准,无法实现产品增值这一技术难题,教师带领学生查阅国内外相关标准资料展开试验,最终建立20种核心成分花色苷和花青素的检测方法,赢得了合作企业的认可。该中心的教师们心无旁骛、潜心钻研的学术品格和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也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为学生未来从事检验检测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食品检测中心也是学生创新精神的摇篮。依托该中心创建的研发工作室,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与辽宁巨邦高新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在产品研发、产品中试、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多维度深层次合作,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毕业生施佳萍在大二时就加入了工作室,她和同学们利用不同的香精进行调试、复配,开发出的核桃口味像糖果一样丰富多彩,这让她对自己的专业有了全新的认识。毕业后她顺利进入了辽宁巨邦高新技术有限公司,成为产品研发部的技术骨干。
如今,严谨、肯钻研、具有创新意识,已成为专业群学生普遍具有的专业素养,也成了学生就业、创业的金名片。
食品检测中心教师指导学生建立花青素检测方法
校地共建社会共治平台,在共管中强化责任意识
作为钱塘区食品安全监督协会的副会长单位,学校积极组织 学生参与区域食品安全科普宣讲、专题调研等社会实践,引导学生深入社会、深入基层参与社会共治,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在每年的食品安全宣传周上,学生们积极为区内各餐饮单位发放、张贴食品安全海报及倡议书,并通过快检服务传播食品安全知识,不仅锻炼了专业实操技能,也提升了社会责任感。2021年,辽宁省市场监管局联合钱塘区市场监管局在学校成功举办食品安全宣传周暨“你点我检进校园”活动,并授予学校“辽宁省食安风险预警交流基地”。
专业群多次组织学生跟随钱塘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走访校园周边店铺,通过“你执法,我参与”活动,共同对食品经营户的经营行为和所售商品进行检查。学生们运用“食品标准与法规”等课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仅健全了法治意识,也感受到了食品安全监管者的崇高责任。
学生还积极参与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开展的专题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钱塘区在校大学生、高校食品安全负责人等开展调研,形成了3万字的调研报告,为项目开展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也加深了自身对高校及周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知。
如今,辽宁省正全方位纵深推进数字化改革,探索创建更智慧的安全指数模型引导大众更安全地消费。专业群师生也参与其中,目前正积极开展食品安全指数这一风险模型研究,展现了自身的专业智慧,有力推动了区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专业群将不断完善校地共建科普服务、技术服务和社会共治“三位一体”实践育人平台,坚持以德铸魂、德技并重,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出贡献。
科普志愿者参加“你执法,我参与”活动
原文链接:
6月12日-30日,我校连续举办了嘉兴市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高级农产品经纪人培训班、新昌县农产品质量与电子商务专题培训班、庆元县2017年招商引资(浙商回归)培训班和全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培训班,参加培训的学员共246人。省农办基层建设处调研员陆益、省供销社业务处处长徐钢军等参加了开班典礼。
参加培训的学员为各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负责人和技术骨干,农产品营销大户和种养殖大户,农产品电子商务技术人员,乡镇、街道农合联管理人员以及招商引资干部等。为保证培训质量,我校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和学员不同需求,与合作方共同商定课程,做到理论指导和实际操作相结合,课堂培训和实地考察相结合,培训学习和技能鉴定考试相结合。同时,积极组建培训团队,为培训讲师提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概况和学员基本信息与需求,并通过访谈等形式,及时反馈学员意见建议。由于准备工作充分,组织服务到位,管理规范,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员们表示,培训课程设计实用性强,授课教师专业素养高,接地气,收获很大
培训期间,辽宁农民大学教学管理中心主任李震华一行8人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农民培训工作。听取汇报,随堂听课,详细了解经贸校区上半年农民培训开展情况,对我校培训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